Member-only story
從 Pad Man 身上看到給設計師的11個啟發
這幾年印度拍了許多現代化過程中,人們遇到問題、改革進而解決問題的的社會議題片,從廁所改革、政府官僚到毒品、女權...等。而我這次想跟大家介紹的,是2018年底上映的「護墊俠」(Pad Man)。
這是一部敘述社會活動家 — Arunachalam Muruganantham 真人真事改編的電影,而在看這部電影的同時,電影的主角對於想為社會帶來改變的堅持深深打動了我。你可以說他是一位設計師、創業家、改革者、甚至是一位成功的商人。然而他最初始的身份,是一位深愛太太的丈夫。他看見了印度社會中,對月經期女性的不友善習俗:女性在經期間不能進家門,只能睡在家外簡陋的小陽台上,甚至連經期中使用的布,因為不能被鄰居看見所以不能直接曬在陽台上。因此在傳統印度社會中,有很多女性因為未曬乾、做好清潔的布而感染喪失懷孕能力,甚至賠上性命。當時印度女性為何不使用衛生棉,其中幾個因素是:
1.違背傳統
傳統習俗認為女性在經期間就不該進入屋內,也不該亂跑,甚至丈夫在太太經期間不能見到自己的太太。於是很多印度男性一輩子根本不知道自己的老婆為何每個月會有五天不在家,以及她們五天內遭遇了什麼。2.衛生棉太貴
由於衛生棉多半是進口,再加上本身製作成本就很高。對於家庭開銷來說實在是一筆龐大的負擔,況且女性沒有收入,丈夫又由於不了解太太的生理期會有的現象,更無法從旁提出協助。3.沒有管道購買
在風俗民情中,在男性或是大眾面前提到跟月經有關的話題都是很羞恥的。男性如果提到跟月經相關的字詞,也會被當成怪人甚至是變態,所以造成購買衛生棉是一件不能浮上檯面的事情。
(其實現在台灣很多商店在販賣衛生棉時都會幫顧客用紙袋包好,這個舉動真的很貼心,但其實被看到買衛生棉到底是會怎樣?)
電影中的主角 — 拉克希米,原本只想親手打造一片乾淨的衛生棉給太太,而太太不肯違背習俗,於是拉克希米到處找人幫他試用產品,最後事情越演越烈,拉克希米最後被村裡的居民認為他瘋了於是將他驅逐出村。離開家鄉的拉克希米開始尋找各種資源,只為了打造出便宜且乾淨的衛生棉。拉克希米其實不是衛生棉的發明者,他發明的是 — 適用於發展中國家生產廉價衛生棉的機器。並在產品普及的同時,改變了婦女對衛生棉的認知,且提供鄉村們的婦女生產衛生棉的就業機會,改變她們的一生。
從他的故事中,我看到很多設計師的影子,與我們可以從他身上學到的觀念,接下來我將跟大家分享,拉克希米激勵我的11個態度:
本文依照故事線進行解說,怕被劇透者勿入🤚